家里有长期卧床的老人,你必须知道这件事!
  2022-08-31 15:00
  压力性溃疡、褥疮,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,发生持续缺血、缺氧、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。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、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。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。已成为卧床病人头号“杀手”。

哪些人容易发生褥疮?

  • 主要是行动不便,比如因为瘫痪或者慢性疾病必须长期卧床的老年人。
  • 外伤、手术后,或其他原因导致行动不便的病人。
  • 吸烟史、营养不良、贫血,甚至糖尿病等都是诱发褥疮的危险因素。

褥疮有什么表现?

根据损伤的严重的程度,褥疮可以分为四期:

1期:皮肤出现红、肿、热、痛或麻木,改变体位去除压力 30 分钟后,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。

2期:皮肤因水肿而变薄,出现水疱或表皮脱落。

3期:表皮水疱扩大、破溃,全层皮肤破坏,感染后可形成脓液,表浅的组织有坏死,疼痛加重。

4期:坏死部分向深部扩展,暴露肌肉、甚至骨骼,坏死部分变黑,脓液增多,有臭味。严重者感染细菌进入血液循环,可引起败血症,导致发热、寒战等,可能危及生命。一般情况下,褥疮是由轻度发展至重度。但也有例外,个别急重患者可能迅速发生重度褥疮;肥胖者可能出现表皮完整,但内部组织已坏死的闭合性褥疮。

褥疮容易发生在哪些部位?

容易受压的,或者骨头突出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褥疮:

  • 仰卧时好发于后脑勺、肩胛部、屁股及足跟部等。
  • 侧卧位时好发于耳朵、肩膀、髋部,膝关节的内、外侧及踝关节等。
  • 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、女性乳房、男性生殖器、膝盖等等部位。

家属在护理褥疮病人时,需要注意什么?

  • 对于已经发生褥疮的病人,在褥疮发生的早期,通过采取勤翻身、使用软垫等措施后即可改善。
  • 如果受压处的皮肤出现硬结,疼痛明显时,可选用湿盐水纱布、水凝胶、聚乙烯薄膜等湿敷,湿润的环境有利于恢复和创口愈合。
  • 一旦出现局部溃疡,则应该及时去医院,清除坏死组织,消毒伤口。

如何预防褥疮?

勤翻身:这是预防褥疮最基本、最简单有效的措施。尤其是长期卧床,不能动的患者需要护理的人员给定时翻身,建议至少每两个小时翻一次身。翻身可以按照左、右卧位和平卧位的顺序交替进行。在翻身时可以使用软枕、海棉垫、气垫等保护,防止病人跌下床。在翻身时不要用力拖、拉、拽、扯。

保持床铺和皮肤的清洁干燥:大小便、汗液等潮湿刺激是褥疮发生的诱因,因此有汗液、尿液及便渍时应该及时擦拭干净。使用润肤乳等保护皮肤的柔软和弹性。保持床铺的干净整洁,及时更换床单。在足部等骨头突出的地方和床底之间垫软垫,

加强营养:虽然营养不良不会直接引起褥疮,但缺乏营养会使皮下脂肪变薄。长期卧床和疾病消耗引起的消瘦会减少病人皮肤和骨头之间的缓冲,增加了局部皮肤的受压和褥疮发生的风险。因此充足的营养摄入,可以预防褥疮,同时也有利于损伤组织的愈合。